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Eventbrite makes it happen

Create an event and sell tickets online through Eventbrite. It's simple! Sign up and get started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極限運動攝影正夯!運動攝影機百搭各種玩法介紹
Feb 19th 2014, 03:02, by TMTJ

Faf4d3f2bd939fd0e094ca2dfa3eaefb 近期興起了運動攝影機的風潮,雖然同樣是攝影器材,但是與攝錄影機、行車記錄器等裝置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運動攝影機體型輕小,適合安裝於單車、滑板、安全帽等地方,如果玩極限運動,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裝上而不影響運動進行。

另外,絕大多數都是防水機種,不管是本身防水、附贈防水殼等方式,能用的地方從天上到水裡,不用怕玩得不盡興。

有許多設計都是針對戶外運動,像是有些機種具備各種高度、氣壓等環境偵測的功能,讓你在進行各項運動時有更多參考依據,這些都是運動攝影機與其他類型影像紀錄工具很大不同的地方。而且現在Wi-Fi功能正流行,相機已經幾乎全面導入Wi-Fi連線功能,運動攝影機也跟上這股潮流,很多機種都可以在手機上安裝軟體後,與主機連線,讓手機成為監控運動攝影機的螢幕,或是遙控拍照、錄影,甚至可以同時遙控多台主機錄影的功能。

輕巧體積、水上、水下都適用

買了運動攝影機,當然希望所有運動都能用,輕巧的機身可以百搭各種裝備的配戴,防水性、防塵、耐震功能當然是必要的。

防水防塵百搭各種運動

極限運動的種類非常多,不過共通性就是環境惡劣或是需要防水或防震,大部份機種都有防水性,差別只在機身防水或附贈防水殼,不過防水性落差很大,有只有5米防水的機種,到最好的有60米防水不等,60米防水已經可以下水浮潛,雖然台灣沒有像國外極限運動玩的很兇,最常見的就是單車、浮潛,不過防水性仍然少不了,至少下雨時不會因此泡湯。

▲大部份幾種不是機身防水,就是附贈防水殼,不過防水性能差異很大,可另購防水殼。

體積輕巧直戴安全帽上

大部分運動攝影機體型都很小,最常見的款式就是GoPro這種方塊型的,再外搭防水殼,整體體積還是很輕巧,不管你安裝在哪一種裝備上都沒問題,不會造成太大負擔或是增加重量,有一些人會想要多工用途,能裝在車上、機車上,變成行車記錄器,只要安裝的底座稍加變換,幾乎可以安裝在任何裝備上,不過適用性還是有差別,運動攝影機以自己攜帶電源為主,可以連續錄2~3個小時,可以應用運動時的時間,多數可更換電池,可以準備備用電池再出發。

▲許多款運動攝影機都能讓你安裝安全帽上,變成機車用行車記錄器。

影片的解析度及影片格式

現在主流的運動攝影機都已經是Full HD解析度,跟上主流的影片解析度,其中只有GoPro一款可以錄到4K解析度,但是如果衡量可記錄時間長短以及電池耗電量,想要完整記錄整個運動過程,還是以1080p比較適合。目前主流的影片格式都是H.264壓縮的mp4格式,有少數MOV,不過以相同解析度影片,還是mp4會比較不佔空間,每一款的壓縮率不大相同,儘管規格差不多的影片解析度,錄出來的時間、大小還是略有落差。

▲大部分機種都是mp4格式,一般播放器就能使用,不過GoPro還提供剪輯軟體GoPro Studio 2.0。

齊全的配件,輕鬆安裝

大部分機種都會附贈一大堆配件,主要是各種轉接支架、底座,讓你安裝到各種運動項目的裝置上面,當然還有各種選購配件。

運動攝影機安裝步驟

大部分主機都不具備安裝腳架、底座的能力,要靠外接保護殼擴充,增加各種黏貼、安裝方式,每一款的底座、支架都不大相同,且底座幾乎都是黏貼式的,不過底座與支架通常可以分開,方便你能同時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有一些機種原廠配備相當大方,盒內就有一大堆配件,隨機附贈許多不同用途的底座、支架、轉接座,甚至多個黏貼的底座片,每個配件都有專門的用途,每一款的配件數量、類型也都不大相同,查看說明書後再使用會比較快速。

step 1 安裝防護殼

將主機裝入保護殼,大部分都是防水殼,如果要下水切記察看各部位有緊閉。

step 2 安裝腳架

大部分安裝腳架都是透過外殼底部,而且需求不同,安裝的腳架也不大相同。

step 3 安裝黏貼底座

大部分底座都是黏貼式的,且有些底座會有略微圓弧,讓你安裝非平面的部位。

step 4 各式轉接支架

有些機種內附多種支架或底座,方便你安裝於各裝置上,有些還有多種轉折支架。

手機軟體遠端連線

有些機種提供無線遙控器,大部分是使用RF技術連線,可以遙控裝置錄影或拍照,或是控制主機的設定;大部分裝置都內建Wi-Fi,內建無線網路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主機連接智慧型手機,無線網路並沒有其他更多作用,手機要安裝對應的App,剩下來的使用方式就是Wi-Fi相機一樣,手機的網路連上主機的SSID後,就能開啟App,遠端看到主機的即時影像,控制錄影、拍照,或是將已經拍下來的照片上傳到手機上;比較強的機種,還提供一對多的無線遙控功能,可以用一台手機同時遙控多台主機。

▲手機安裝App後,講手機的網路連上主機的SSID,就能看到主機的即時影像。

▲能預覽主機拍攝的相片,也能將相片從主機的記憶卡上,傳送到手機裡。

錄影時間長短、電池續航力

在多數沒有電源供應的運動項目,主要靠內建電池維持電力,多數機種是內建可拆卸電池,主電力的續航力以及記錄時間長短也很重要。

錄影視角廣涵蓋範圍大

運動攝影機的視角都還滿廣的,主因就是有時候運動要拍攝的不只是主角,而是包括運動的附近環境,甚至是多人一起的畫面,因此需要比較廣角的視角,大部分機種具有超過140度的視角,多數落在170~140度之間,已經有點類似魚眼的畫面,畫面會有些變形,不過比較能將附近環境都拍攝進去,這也是挑選運動攝影機時必須留意的一點。

▲上圖是170度視角,下圖是75度視角,兩者差距頗大,廣角的會比較避免錯過精彩鏡頭。

錄影時間及使用時間

運動攝影機與行車記錄器最大不同,就是運動攝影機本身具有電池,大部分時間是不接電,直接使用內建的電池,因此電池的續航力非常重要,這次評測機種中的電池大小落差很大,從2000mAh到440mAh的都有,主要也是因為機種類型差異很大,其中眼鏡型的Pivothead Recon Black Jet採用內建電池,是電池容量最小的一個。絕大多數機種都是使用可更換電池設計,包含記憶卡也是,當電池錄到沒有時,可以隨時更換電池後繼續再錄。

▲大部分機種都是可更換電池設計,讓你臨時沒有電時,也可以換顆電池繼續再上。

內建螢幕真的有需要嗎?

不管是車上的行車記錄器還是運動記錄器,有沒有螢幕都是一個很需要考慮的事情!目前主流機種都是有螢幕,但是只是個很小的螢幕,僅是提供設定主機的用途,很少數的機種才有可以看即時錄影畫面的螢幕,在錄影時是不需要看螢幕,只需要設定好錄影位置就可,因此有螢幕的需求不是很大,不過有螢幕的好處是,可以更方便的調整錄影角度。不過現在許多機種都有Wi-Fi功能,可以用手機安裝App後,用手機螢幕當作即時影像的螢幕。

▲主機上有螢幕,可直接看到即時影像的機種並不多,大多數都是透過手機App觀看影像。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粉絲團

標籤:評測, 運動攝影機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llery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